香港股市杠杆配资_期货一倍杠杆配资_股市杠杆资金炒股
你的位置:香港股市杠杆配资_期货一倍杠杆配资_股市杠杆资金炒股 > 香港股市杠杆配资 >
本报记者吴婧北京报道证券的杠杆
中美经贸关系,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恰似一张庞大经济网络的关键枢纽,紧密联结着两国经济的核心脉络,更是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。
然而,自4月2日起的短短9天内,特朗普政府在关税政策上的反复无常,给全球经济发展蒙上了不确定性阴影。其关税政策的频繁变动,使得全球贸易局势风云突变,各类重磅消息不断冲击着市场与民众的心理防线。
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特约研究员田惠敏向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指出,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,充分暴露了美方单边霸凌的本质,严重破坏了全球贸易秩序,是在撕裂“全球化”。
果断反制显示决心信心
近期,美国在经贸领域的一系列单边主义行径,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,给中美经贸关系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冲击。美国东部时间4月2日,美方发布行政令,宣布对主要贸易伙伴加征“对等关税”,其中对中国加征34%的关税。
面对美方的挑衅,中国商务部和外交部迅速做出回应。4月3日,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,中方坚决反对美方行径,并将采取坚决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;同日,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,美方打着“对等”的幌子加征关税,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,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。
4月8日,美方变本加厉,将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的“对等关税”从34%进一步提高50%,加征幅度达到84%。对此,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9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坚定表示,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,中国经济都有坚实的基础实现稳定发展,也有充足的动力破浪前行。中国有能力、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。
4月9日,中方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,果断进行反制,将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34%提高至84%。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中国坚决捍卫国家利益、产业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坚定决心,也表明中国在面对贸易霸凌时,有能力、有勇气采取有力措施。
田惠敏认为,中方的反制行动是在法律框架内的合理回应,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尊重法律、遵循规则的态度,同时也向国际社会表明中方反制措施的正当性与坚决性。
4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《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》白皮书指出,美国对贸易伙伴采取的关税等经贸限制措施,使原有成熟的全球供应链产业链被人为切断,以市场为导向的自由贸易规则被打破,各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干扰,伤害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人民福祉,伤害经济全球化。
从联合国发布的统计数据来看,中美经贸往来规模庞大。2024年,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达6882.8亿美元,是1979年建交时的275倍,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8倍多。目前,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货物出口目的地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,2024年中国对美国出口、自美国进口分别占当年中国出口和进口总额的14.7%和6.3%;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,2024年美国对中国出口、自中国进口分别占美国出口和进口总额的7.0%和13.8% 。而且,中美经贸合作为美国企业创造了大量商机和利润,像特斯拉在中国销量持续增长,2024年销量超65.7万辆,同比增长8.8%,十余家美资保险公司在中国设分公司,众多美国金融机构在中国取得不菲投资收益。
然而,特朗普政府仍无视国际贸易规则和全球经济形势,继续升级贸易战。美国东部时间9日中午,特朗普宣布将对中国的关税提高至125%,同时对超过75个国家授权为期90天的“暂停措施”,大幅降低互惠关税至10%并即刻生效。
“但是,美国想要制造业回流并非易事。”一位外资银行基金经理对记者坦言,中国拥有稳定的政治制度、完善的经济和产业体系,以及充足的劳动力红利,这些优势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。
美国政策引发全球贸易危局
此次“关税战”带来的影响广泛而深远,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,更是一场高风险的政治博弈,给美国自身经济以及全球贸易秩序都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。
从全球贸易秩序来看,美国的关税政策引发了一系列贸易摩擦和紧张局势。田惠敏认为,美方只盯着货物贸易逆差做文章,却不看其在服务贸易、知识产权、美元霸权等方面的收益,扭曲了中美经贸关系的真实图景,将关税作为“谋取私利的武器”,实施极限施压,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,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。
对于企业而言,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。江泰国际合作联盟和江泰全球救援联盟主席沈开涛对记者表示,当前中国企业全球化进入“深水区”,在新能源、新制造、高科技等对外投资领域话语权的增加,引来了西方国家全面、系统的打压和遏制。
美国的政策调整不仅影响全球贸易秩序,还可能导致企业投资成本增加、供应链断裂等问题。
一位跨国钢铁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,美国的关税政策是“杀敌一千,自损一万”,制造业回流并不简单,可能需要五年、八年才能见到效果,且政策存在诸多不确定性。“关税政策若只是针对中国,我们到其他国家可以规避关税壁垒,产品生产出来直接销往美国,但这次针对的是全球,影响巨大,未来我们需调整产品结构,国内工厂将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生产,同时在海外布局工厂时也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。”
环天国际救援中心总裁和静彬对记者强调称,不同国家的政治因素难以把控,即便部分国家法律法规健全,但在针对中国企业实施时可能出现变数,因此企业应为出海员工提供更全面的保障。
在行业层面,“关税战”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差异明显。田惠敏认为,出口导向型行业(如机电、农产品、汽车等)和进口依赖型行业(如半导体、能源等)受到的冲击最为显著,而内需主导型行业和部分新兴市场出口行业受影响相对较小。对中国而言,机电、新能源、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受影响较大;对美国来说,农产品、航空器、半导体设备等行业受冲击较大。
更为严重的是,若美国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,将对中美经贸关系和全球经贸秩序造成严重破坏。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是中美经贸稳定发展的基础,取消这一待遇,会使中美经贸关系退回到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前的不稳定状态,甚至导致中美经济“脱钩断链”,还会破坏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础。
从国际贸易形势看,近年来全球化遭遇逆流,贸易保护主义盛行。从1995—2014年,全球贸易增速是全球GDP增速的2倍多,但过去10年,全球贸易增速低于全球GDP增速。
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原所长滕建群认为,2025年可能成为世界历史和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转折点,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,政治多极化、经济全球化等都面临挑战与机遇。沈开涛建议,出海的中国企业要深耕成熟市场,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,积极拓展新兴领域,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,突破技术封锁和市场壁垒。
积极应对探寻破局之路
面对美国的贸易霸凌和可能出现的更严峻局面,中国必须积极应对,探寻破局之路。
2025年4月,美国白宫发布“美国第一”贸易政策报告执行摘要,评估取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法案,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。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要求成员无条件给予其他成员最惠国待遇,美国此前的一系列单方面限制措施已被证明违反规则,若推动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,更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径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强调,提高关税无法解决美国自身问题,只会损害各方利益,中方敦促美方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。
在当前形势下,中国应加速实现“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”的战略转变,避免过度依赖人民币贬值、增加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等措施。中国今年出口形势严峻,贸易顺差增速可能有所下降,因此扩大内需、畅通内循环至关重要。
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将“大力提振消费、提高投资效益,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”列为重点任务之首,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提出,实施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,通过调整财政预算结构和支出规模,增加消费支出比重,以改善供需关系,缓解出口压力带来的产能过剩等问题。
从企业经营战略来看,中国企业需做出多方面调整。田惠敏建议,一是调整供应链,评估关税对成本的影响,替换美国产零部件以规避关税;二是开拓新兴市场,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,加速拓展RCEP国家和“一带一路”市场,对冲对美出口风险;三是加强技术自主化加速和国产替代,在半导体、高端制造等领域减少对进口技术的依赖;四是关注合规与法律风险,警惕美国出口管制和实体清单限制,遵守中国反制措施。
在田惠敏看来,未来贸易规则重构存在多种可能性,如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受阻下区域化崛起。美方“对等关税”违反最惠国待遇原则,多边体系弱化,区域协定(如CPTPP、RCEP)将更受重视,中国可能加速加入CPTPP谈判;数字贸易与新兴产业规则重构。数据跨境流动、半导体供应链协议或将重塑规则,中国通过数据跨境流动协议重塑数字贸易规则;关键领域形成安全化壁垒,稀土、芯片等战略物资的贸易或受更严管制,出口限制成为“非关税武器”。
沈开涛则认为,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封锁已演变为全面产业创新对抗,未来危机难以估量。
“但要相信,中国有能力也有信心应对挑战。”前述基金经理认为,中国将会在坚持自身发展战略的同时,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证券的杠杆,推动全球经济朝着更加公平、合理、开放的方向发展。